close


差距驚人:美國報告稱寬帶網速落後日本達150年

北京時間8月14日消息,美國電信工會(Communications Workers of America,CWA)週二發表一份美國國內網速調查,一年來美國的網絡速率成長緩慢,其下載速度位居全球第15位,遠遠落後於其它先進國家,甚至需要 100多年才可能迎頭趕上日本。
  美國網民平均下載速度只有2.35Mbps,上傳速度僅435Kbps。其下行網速在全球範圍內僅列第15位,遠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如日本63.6Mbps、韓國49.5Mbps、芬蘭21.7Mbps、法國17.6Mbps、加拿大7.6Mbps。
  危言警世,為保美國全球競爭力
  這份報告(PDF)名為「Speed Matters」,調查在2007年5月~2008年5月間進行,來自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波多黎各自由邦的近23萬人在CWA旗下speedmatters.org網站上測試了自己的網速。
  與2007年相比,美國寬帶的進步非常小,上傳和下載速度分別只提高了64Kbps和0.4Mbps。照這樣的發展速度,美國需要再過150年才能達到日本現在的下載水平。形象地說,日本用戶用2分鐘就可下載的文件,美國用戶要用2個小時才能下載完畢,而且兩國的上網資費水平相當。
  這樣的比喻似乎略顯「誇張」,CWA總裁拉裡•科恩(Larry Cohen)表示,這不是下載一部電影需要多少時間的問題,而是美國經濟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問題。不論是偏遠地區的開發、通訊醫療或遠距教學都需要依賴普及高速網絡。
  「美國是工業國家中唯一沒有國家政策推動高速網絡普及的,提高寬帶互聯網連接速度對保持美國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度而言極為重要。」他表示,「提高網速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更快地下載電影等娛樂,它是關係到我們的經濟和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的能力。」
  CWA希望利用這份報告呼籲美國國會制訂全國性的寬帶互聯網連接政策,協會支持參議院提出的一項名為《寬帶速度提高法案》,以提高美國寬帶互聯網連接的速度。
  修改寬帶定義最低標準為768kbps
  在此之前,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一致投票決定修訂評估美國寬帶普及程度的測算方法,最低標準為768kbps。多年來,FCC在起草有關美國互聯網接入狀況的報告時依據的測算方法一直是將200kbps作為「高速」服務的標準。
  FCC修訂要點如下:200kbps網速不再被視為「寬帶」。此前,不管是在上行或下行,只要能提供200kbps速率的服務都被看做是 「高速」。而現在,「基本寬帶」服務的最低標準為768kbps,最高標準則定為1.5Mbps。此前,FCC將寬帶速率分為6大類,FCC以前只追蹤下行速率,而現在要求上行速率也必須報告。
  FCC還要求:上行和下行速率必須以更具體的方式報告。此前,有線公司和電話公司提供的寬帶服務速率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 200kbps~2.5Mbps,另一類是2.5Mbps~10Mbps。而FCC的新規則把該分類進一步細分為: 200kbps~768kbps;768kbps~1.5Mbps;1.5Mbps~3Mbps;3Mbps~6Mbps;6Mbps及以上。
  決定廢棄舊的測算方法的潛在意義重大。FCC內部及外界的批評人士一直指責FCC每半年從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那裡收集的數據不充分,不僅阻礙政府制訂更高效的寬帶激勵政策,還可能延緩業界對技術的投資。該決定還有助於FCC確定是否真的如一些國際研究機構所說的那樣,在過去幾年中,美國的寬帶普及率遠遠地落於世界先進水平。
  針對CWA此次的報告,InformationWeek分析,美國各州人口密度與上網速率可能有所關連,因為最小的羅得島州為美國平均下載速率最快,達6.8Mbps,而美國最大的阿拉斯加州的網速墊底,僅有0.8Mbps。
  FCC新規已經指出,ISP必須根據人口普查的區域劃分上報用戶的數量。根據以往的測量方法,ISP只上報擁有至少一個用戶的郵政編碼地區的用戶數量以及全國的線路數量。FCC之所以決定採用人口普查區的用戶數量,是因為研究人員有可能對美國人口普查局收集的其他人口統計數據加以利用,如年齡和收入水平,從而深入研究提高寬帶普及率的內在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修明 答嘴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